<u id="dswb9"></u>

      1. <u id="dswb9"></u>
          1. 砥礪奮進 守正創新

            ——記山西建投建工集團北疆明珠項目團隊的自我超越

            山西新聞網>>住建頻道>>住建人物

            時 間
            /
            分 享
            評 論

            山西新聞網住建頻道訊  近日,在山西建投建工集團2022年度優秀質量管理小組成果交流會上,來自東北公司破曉QC小組發布的創新成果讓在座評委頻頻點頭、交口稱贊。最終,該成果獲得最高分,榮獲一等獎。

            建工集團東北公司破曉QC小組專攻低溫焊接領域,是北疆明珠項目部眾多技術團隊之一。北疆明珠項目團隊不僅在QC成果領域頗有建樹,在其他領域也都碩果累累。所獲獎項有山西省“太行杯”土木建筑工程大獎、山西省住建廳科技成果一等獎、中施協QC成果一等獎、第二屆工程建設行業BIM大賽三等成果、吉林省第一屆建設工BIM大賽三等獎,并獲得發明專利7項、實用性專利10項。

            在北疆明珠項目施工期間,項目團隊知難而進、勇于挑戰,踔厲奮發、篤行不怠,始終秉承“守正創新、精益求精”的建工精神,踐行“利于客戶、利于行業、利于社會”的價值導向,把主動創新放在心頭,在惡劣的條件下依舊能夠完成任務、完美呈現北疆明珠觀光塔這一杰作,彰顯出“品質建工、實力建工”的企業文化內涵。

            不懼萬難求突破,匠心專注填空白

            北疆明珠項目位于內蒙古滿洲里市國門景區內,建筑標高208米,總建筑面積13675平方米,地上主體及塔身均為鋼結構,塔內有接待中心、購物中心、觀光層、旋轉餐廳等景觀和設施,是集文化、旅游、休閑等功能于一體的大型綜合性旅游文化項目,現已投入使用。北疆明珠位于中俄蒙邊境,是中國邊境線上最高的建筑,不僅是當地的地標性建筑,也代表著國家的形象。

            在北疆明珠塔身124米高的位置,是直徑40米、重達1350噸的巨大鋼結構旋轉餐廳。旋轉餐廳是北疆明珠觀光塔最大的亮點,也是項目施工過程中最大的難點。按照傳統方案,需要將鋼材逐個通過塔吊,送至高空指定位置進行空中安裝,雖然技術成熟,卻因為施工現場氣溫低、高度高、風力大,一方面會帶來施工安全風險,另一方面也不利于保證工程質量。有人提出,“咱們能不能嘗試新的方法,將旋轉餐廳在塔底整體拼裝后,再整體提升到設計高度?這樣就能克服傳統方法的缺陷”。但是在這樣寒冷大風的天氣、提升至這樣的高度,還要采用環形閉合式的提升,對于整個行業還是一片空白?!爸灰馨研D餐廳順利升上去,保證工程質量、降低風險,我們就要敢于摸著石頭過河,不懼怕任何困難!”東北公司副總經理、項目經理李宏武斬釘截鐵地說。

            在一個多月的時間里,李宏武每天帶領著項目上工作人員,一大早就來到了施工現場,對拼裝區域、防水措施、周邊影響進行勘測。到天黑,大家再帶著從現場發現的問題,集中回去進行討論,集思廣益進行解決,不斷完善施工計劃……經過反復實地考察與研討,項目部最終確定了拼裝區域,出臺了安裝平臺方案,制定了防水計劃,并與其他工種做好了溝通,完善了各項準備。最終,嚴謹科學的液壓整體提升方案終于完美成型。

            技術攻關定核心,細致實驗保萬全

            要想讓北疆明珠觀光塔巋然不動、穩如泰山,160多米高的8根鋼管混凝土組成的核心筒起到了支撐全塔的關鍵作用,而鋼管混凝土的密度和質量則是重要關注的問題。為了讓核心筒又牢固又穩定,東北公司技術質量部與項目部的技術人員對材料的選擇、澆筑的形式和排氣孔的設置進行了技術測定,并多次討論,最終形成了行之有效的方案。

            按照正常的程序,只需通過計算機模擬,就可以驗證方案的可靠性。但是,項目部為了確保萬無一失,打造良心工程、做放心工程,決定在施工現場進行1:1模擬實驗。實驗需要在工地搭建一節12米高的鋼柱標準節模型,各項參數指標需要與建設時保持完全一致。東北公司黨支部副書記、工會主席劉克功有30多年的施工經驗,對1:1模型非常重視,他堅信1:1模型只有能夠經受住滿洲里惡劣條件的考驗,才能證明它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每天天還沒亮,劉克功就第一個來到實驗現場,實地考察,對實驗如何進行、實驗所需條件、測量哪些數據、關注哪些注意事項進行提前規劃;同時他還為下一步實驗進程做好細致安排,做好“提前量”。等到太陽升起,大家來到實驗現場,劉克功就把剛剛的想法與計劃安排給大家,并對重點難點進行著重強調。鋼柱標準節搭建、測試也十分順利,圓滿完成了1:1模擬實驗目的,確保了核心筒方案萬無一失。

            反復實驗多嘗試,千錘百煉出成果

            根據工程進度要求,項目部所要進行的鋼結構工程大部分作業時間處在冬季,而滿洲里氣溫極低,白天的最高氣溫也只有零下20多攝氏度。這樣的氣候條件,讓傳統焊接方式的牢固性打了折扣。就連在寒冷地區有豐富焊接經驗的東北公司,都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面對壓力,項目部成立了攻關小組,對焊接工藝進行適應性研究實驗。陳俊明是一個經驗豐富的老焊工,他告訴大家:“這個課題技術難度并不大,但是需要大量的嘗試與耐心,必須在室外最低溫度下反復實驗,這樣得出來的數據才更可靠?!泵刻炝璩吭跉鉁刈畹偷臅r候,他就帶著項目部成員來到工地,大家披著厚厚的軍大衣、戴著手套、呼著白氣,將七、八種不同性能的焊條在地上排成一排,一種一種嘗試。不斷改變鋼條溫度、仔細調整焊接電流、電壓……寒風中,大家蹲在地上不停地焊接、測試,焊接、測試……一會功夫就凍得手腳發麻,手套發硬,眉毛上結滿了白霜。冷得不行,就站起來搓搓手、跺跺腳,讓身體暖和一些,隨后又投入到緊張的實驗中……經過攻關小組半個月的共同努力,大家得到了大量的數據,經過大數據分析最終實現技術突破,完美克服了低溫焊接的技術難題。

            解放思想尋求技術突破,細致攻關破解施工難題,耐心嘗試技術推陳出新……像這樣的創新團隊,就是千千萬萬建工人的生動寫照。每一個建工人都將“守正創新、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作為自己的座右銘。他們以一種高度的責任感與使命感,在工作中主動創新,全力以赴打造精品工程、良心工程,以實際行動踐行“利于客戶、利于行業、利于社會”的價值導向,塑造“有良心、有尊嚴、有溫度”的企業形象,全力打造誠信建工、品質建工、實力建工、數智建工、幸福建工、清廉建工,為推動全方位高質量發展貢獻建工人的磅礴力量。(原隨云  張也)

            (責編:王晨宇、郗濤)

            山西日報、山西晚報、山西農民報、山西經濟日報、山西法制報、山西市場導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山西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山西新聞網-山西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來源:山西新聞網(或山西新聞網——XXX報)"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免费AV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