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 id="dswb9"></u>

      1. <u id="dswb9"></u>
          1. 山西省住建系統先進工作者王海濱:潛心網格化 奮力蹚新路

            山西新聞網>>住建頻道>>住建人物

            時 間
            /
            分 享
            評 論

            山西新聞網住建頻道訊 “萬家高處生活,我們在低處工作?!痹谔谐鞘芯C合管理服務指揮中心(原太原數字城管中心)主任崗位上,王海濱已“值守”了9年,他撲下身子,躬身實踐,致力于城市網格化管理路徑探索,投身在城市更新工程,推進城市管理智能化研究,帶領創新團隊鉆研攻克數字化城管難題,推動省內市縣城市綜合管理服務平臺建設,引領太原市城管信息化事業立于國內行業前列,為全國城市管理信息化研究不斷貢獻“太原智慧”。

            9年來,他以“繡花精神”服務城市管理,以“工匠精神”推進工作創新,一直秉持“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信念,積極踐行著一名新時代城管信息化工作者的使命擔當。

            整合優化流程 提升運行效率

            城市管理信息化作為新興行業,承擔著保障城市穩定運行的重要職能。數字城管作為市民與政府溝通的信息橋梁,又是受理百姓反映問題的一個渠道,而網格巡查能夠及時發現城市部件隱患。以往,一個問題多個渠道反映和受理派單,不同平臺按各自的立結案標準協調處置,責任單位多趟跑腿、疲于應付,逐漸產生消極怠工情緒。

            “要實現多個渠道受理、一套系統轉辦、一套標準考核,著力解決重復派單、效率低下的難題?!蓖鹾I大刀闊斧優化作業流程,將多個信息平臺整合一體化運行,并對11大類260余小類城市管理問題統一處置時限標準,從源頭杜絕重復派單。他組織力量自主研發太原智慧城管信息系統,將城管網格員巡查上報、媒體網絡輿情監控收集、市民登錄微信微博反映等8個渠道的受理界面、系統表單統一,達到了簡化流程、提高效率的目的。對城市管理設施拍照、定位、確權和入庫,編制唯一的“身份證”編碼,累計更新補充城市設施部件總量達213.19萬個,完善夯實城市管理數據庫,為精準受理派遣問題提供有力支撐。

            目前,太原城市綜合管理服務平臺覆蓋城六區、中北高新區、山西綜改示范區、古交市、清徐縣以及涉及城市管理和民生服務的14個市直部門、40個社會責任單位,通過區縣政府間接協調聯動48個區級部門、53個街辦、34個鄉鎮、695個社區和853個村莊,形成了“一級監督、兩級指揮、三級管理、四級網絡”工作模式,構建起全省最大的城市管理公共服務網絡。

            太原數字城管實現由被動受理到公眾參與監督、再到主動發現協調解決問題的轉變,形成了具有“太原特色”的城市綜合管理服務模式。信息傳遞更準確,考核標準更公平,責任單位不跑冤枉路了,各單位處理問題的積極性激發起來,市民滿意率和城市管理水平穩步提升。從2011年系統運行至今,累計收集各類城市管理問題1906.19萬件,協調處置辦結各類城市管理問題1768.95萬件,總體結案率達到92.8%,運行成效居中西部地區領先水平。

            統籌專項普查 升級網格管理

            太原城管指揮中心有580余名信息采集員(城管網格員),分布在全市建成區230個責任網格區域。網格員通過日常巡查,主動發現城市管理問題,涉及類別眾多、點多面廣,數據呈現“碎片化”傾向,就管護面積大的設施專業部門而言,針對一處問題單獨組織維修,頻繁奔波耗費人力物力,面臨處置成本高、辦結效率低的尷尬,久之流露出嫌“麻煩”、抵觸不配合的情緒。

            “行走一線,到下面去發現和解決問題?!蓖鹾I多次提出換位思考,到一線去把脈“問診”。摸清下情,著力優化巡查采集步驟,對社會關注度高、點多面廣、處置難度大的多發問題,不定期開展專項集中普查,方便責任單位合理安排計劃,對同類問題批量解決,大大降低處置成本,提高了問題辦結率。

            “只要主動謀事、主動干事、誠心做事,我們就能破解面臨的工作難題?!蓖鹾I有感而發,他借助城市網格化管理手段,用普查手段找問題促解決,與責任單位建立起良好溝通協作機制,各部門各盡其責,共同為城市民生服務。從過去做普查被動碰釘子,到如今主動登門邀請做普查,城管工作由難而易,日漸順手!許多責任單位意識到,城管平臺派單不是來找麻煩的,而是利用網格化優勢來幫忙找問題解決問題的,工作效率顯著提升。近年來,在文明城市創建、二青會保障、廣告下墻、露天燒烤等城市專項整治行動中,城管指揮中心主動發現問題,鎖定目標導向,鞏固治理成果,為政府決策提供了客觀準確的數據支撐。

            近三年來,城管指揮中心配合太原市園林局、太原市民政局、太原市體育局、國網太原供電分公司等68家單位,對行道樹缺株死株、部分街巷路名牌設置不規范、公共場所健身器材損壞、供電設施通信設備維護保潔等232項問題開展了398次集中專項普查,累計發現問題516萬件,全部發函責任單位,統籌安排集中處置,提升協同工作效率,降低處置成本,市民紛紛點贊城管“啄木鳥”。

            潛心研究探索 創新城管路徑

            “一流城市管理,要有一流工作標準?!蓖鹾I作為山西省、太原市兩級職工“創新工作室”帶頭人,貫徹局領導在調研數字城管的指示要求,幾年來帶領業務技術骨干,組建科研團隊,潛心創新探索,學習消化數字化城市管理前沿成果,用科技創新賦能推動平臺向智慧化升級,開辟“互聯網+城管”服務新路徑,讓“城市大腦”更加耳聰目明。

            不斷完善智慧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統建設。在國家數字城管9大基礎子系統建設的基礎上,他將網格員巡查上報、媒體輿情收集、微信微博等多個渠道的受理界面、系統表單進行統一,建立案卷預審核、專項普查等9個擴展子系統;他借助物聯網、大數據,將供熱服務系統4家供熱企業1201座換熱站數據、供水服務監管系統太原供水集團9個壓力點數據、供氣服務監管系統3家企業8個門站的監控數據整合接入,完成了太原市政公用行業數據共享平臺一期建設。同時,他依托城鎮防洪排澇管控平臺,對汛期44處易積水路段實時監控預警,城管指揮中心與市政、排水、池渠等管理部門實現互聯互通、信息資源共享,初步搭建了集預警監控、應急指揮、科學決策為一體的智能監管平臺。

            他通過引入文本挖掘、智能分析、全文庫等技術,建起歷史數據分析挖掘系統,完成城市管理詞庫、城市數據信息監測、案件查詢、數據統計分析等4個功能模塊的研發應用,對互聯網城市管理信息存儲、數據分類整理,為城市管理決策提供全方位數據支撐。其中,《基于人工智能和文本挖掘的城管公共監督平臺的集成研究與應用》榮獲山西省科技成果三等獎?!爸悄艹枪芄脖O督平臺”和“大數據挖掘及策略分析系統”等10個項目,獲得了國家版權局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證書。

            由他帶隊完成建設的太原智慧城管信息系統,兩次榮獲中國地理信息產業優秀工程銀獎,被山西省科技廳列為山西省科技進步與推廣計劃火炬項目;在第十四屆中國智慧城市大會上,《太原城市管理信息化建設案例》榮獲“2020智慧城市先鋒榜”二等獎。

            發揮“互聯網+城管”手段,挖掘城市綜合管理服務指揮平臺數據,搭建城市管理網絡服務平臺,激發市民參與城市治理的熱情。在中央網信辦、中國互聯網發展基金會和人民網舉辦的“網聚‘政’能量 共筑同心圓”各地走好網上群眾路線典型案例展示活動中,“太原微城管”欄目入選黨政事業單位類典型案例,成為山西省僅有的兩個獲獎案例之一;中心政務微博與微信公眾號雙雙榮獲太原市優秀融媒體稱號。

            深耕城管行業 蹚出一條新路

            省政府提出實施城市更新九大工程,明確將“智慧城市建設”列為重要一項工程,提出城市管理智能化促進城市運行“一網統管”建設目標:2021年建設省、市兩級城市綜合管理服務平臺,實現縣級城管平臺全覆蓋。城市綜合管理服務平臺建設是改進城市管理工作的重要抓手,對標一流夯實基礎,推廣經驗共同發展,成為王海濱近年來著力關注和不懈努力的方向。

            王海濱作為全國市長研修學院(住建部干部學院)城市管理信息化研究專家組副組長,他多次應邀在全國行業會議上介紹太原工作經驗,他主編的實踐案例被收入全國市長研修學院新時期城管執法人員培訓教材《數字化城市管理案例匯編》一書,成為全國20個入選城市典型案例之一。他還受邀參編數字城管系列國家標準,參編《城市綜合管理服務平臺建設指南》和《技術標準》;參與編制《城市治理與服務數字化管理框架與數據》ISO37170國際標準。這些作為,一定意義上彰顯了太原數字城管在全國行業的坐標定位,在全國城市管理信息化研究領域凸顯了“太原模式”,各地前來考察調研不斷,產生廣泛積極影響。

            為推動全省城市管理信息化平臺建設,他帶領業務骨干配合省住建廳相關部門制定《關于推進山西省數字化城市管理建設的指導意見》和《建設導則》等政策性文件;在住建部推進建設城市綜合管理服務平臺國家、省、市三級聯網的工作中,他針對地方實際,提出因地制宜把好建設“入口”和驗收“收口”關,牽頭編制山西省工程建設地方標準城市綜合管理服務平臺建設《示范文本》和《驗收標準》,推動全省城市數字化管理向城市綜合管理服務的“轉型跨越”和“彎道超車”,奮力在三晉大地蹚出一條城管信息化新路,使山西成為首個制定綜合管理服務平臺建設規范的省份,走在全國前列;推動太原城市綜合管理服務平臺與國家平臺實現聯網,成為省內第一家、國內第八家與國家平臺聯網的區域中心城市。

            為推進城市管理信息化產學研究,培育后繼人才隊伍,王海濱積極與太原學院、太原師范學院對接,邀請城市管理專業師生“走出去、請進來”,觀摩學習一線實踐,通過優勢互補,促進交流合作,不斷為城市管理事業注入生機活力。

            去年,山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晉政信息》內參專題刊發“城市數字化管理的太原經驗”,對太原市的城市管理信息化建設工作給予高度肯定,認為在全省樹立了可借鑒的經驗。

            在推進城市管理信息化的宏大事業中,太原城管指揮中心將進一步運用數字化、信息化手段,不斷為城市管理科學化、智能化、精細化貢獻自己的力量,為再現“錦繡太原城”盛景目標而不懈奮斗。王海濱說:“城市管理信息化事業方興未艾,為民服務永無止境,我們要聚焦先進,對標一流,躋身行業第一方陣,繼續為提升市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付出努力!”

            先進人物簡介:王海濱,男,中共黨員?,F任太原市城市綜合管理服務指揮中心黨支部書記、主任,正高級經濟師。

            山西省“三晉英才”支持計劃拔尖骨干人才、山西省住建系統先進工作者、太原市勞動模范,省、市兩級創新工作室帶頭人;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干部學院(全國市長研修學院)城市管理信息化研究專家組副組長,中國城科會城市治理專委會委員、數字城市專委會數字城管專家;太原師范學院、太原學院城市管理專業客座教授。

            近年來,參與多項數字化城市管理國家標準、國際標準,住建部《城市綜合管理服務平臺建設指南》、《技術標準》編制;《城市治理與服務數字化管理框架與數據》ISO37170國際標準編制;全國市長研修學院《新時期城管執法人員系列培訓教材》編制;受山西省住建廳相關部門委托,牽頭編制《山西省數字化城市管理建設導則》《山西省市縣城市綜合管理服務平臺建設方案(示范文本)》、山西省工程建設地方標準《城市綜合管理服務平臺驗收標準》等一系列山西省數字化城市建設管理的標準和規范。出版有《數字化城市管理信息采集實務手冊》《數字化城市管理部件、事件知識太原讀本》等專著。(原建猛  張啟亮  曉兵 )

            (責編:王晨宇、郗濤)

            山西日報、山西晚報、山西農民報、山西經濟日報、山西法制報、山西市場導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山西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山西新聞網-山西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來源:山西新聞網(或山西新聞網——XXX報)"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免费AV网站